有句刚句,现如今,上海老公房真的很悲剧,几乎没希望了!!!!
已隐藏 7 层叠楼[点击展开]
已隐藏 2 层叠楼[点击展开]
必然.[hzcfsl01] 楼主
不开玩笑,也不夸张。实事求是,棚户区最起码动迁的可能性要比成套的比如说一室户老公房大一些。特别是最近两三年,这个情况非常明显的,趋势也很明显,我听说以后老公房拆迁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对很多至今 一家人 还是蜗居在一室户等老破小 老公房的家庭来讲,特别残酷无情。
尤其是对于到现在他处无房,又不符合或者买不起经适房的那些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套一室户老公房的上海家庭而言。不夸张的讲,以后基本上没什么盼头了。
而且大多数老公房配置差,面积偏小,房型糟糕,还有比如卫生间什么的比较糟糕,就算全面装修也很可能留下问题。棚户区虽然最尴尬苦逼,但最近几年的情况和趋势来看,老公房动迁的可能性越来越不如棚户区。。。。
在这里我当然知道老公房的居住环境要比棚户区好一些,这个是肯定的。所以这一条就不展开说了。
其他的什么个人情况暂且不提,本帖主题就是老破小的老公房。
又老又小而且差劲的老公房多数也卖不了高的价钱,大概250万左右差不多了。
要么只能做出很大牺牲去远郊长期生活,但上海很多这种家庭里的老人死活不肯答应置换到远郊的,他们还是非常固执的老思想,认为内环一张床要比远郊一套房好多了,有的老公房也存在户口矛盾,比如房子的户口有其他亲戚挂着,买卖可能遇到麻烦。
况且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的父母,长辈身体不好,确实看病,配药,卖菜的话,老人更适合留在市区。子女也可能身体不好,或者收入差,性格差,所以子女和父母一起蜗居老公房并且他处无房的310家庭基本上被固化为上海人里的最底层之一了。希望越来越明显渺茫。尤其是今年以后。
必然.[hzcfsl01] 楼主
不开玩笑,也不夸张。实事求是,棚户区最起码动迁的可能性要比成套的比如说一室户老公房大一些。特别是最近两三年,这个情况非常明显的,趋势也很明显,我听说以后老公房拆迁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对很多至今 一家人 还是蜗居在一室户等老破小 老公房的家庭来讲,特别残酷无情。
尤其是对于到现在他处无房,又不符合或者买不起经适房的那些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套一室户老公房的上海家庭而言。不夸张的讲,以后基本上没什么盼头了。
而且大多数老公房配置差,面积偏小,房型糟糕,还有比如卫生间什么的比较糟糕,就算全面装修也很可能留下问题。棚户区虽然最尴尬苦逼,但最近几年的情况和趋势来看,老公房动迁的可能性越来越不如棚户区。。。。
在这里我当然知道老公房的居住环境要比棚户区好一些,这个是肯定的。所以这一条就不展开说了。
其他的什么个人情况暂且不提,本帖主题就是老破小的老公房。
又老又小而且差劲的老公房多数也卖不了高的价钱,大概250万左右差不多了。
要么只能做出很大牺牲去远郊长期生活,但上海很多这种家庭里的老人死活不肯答应置换到远郊的,他们还是非常固执的老思想,认为内环一张床要比远郊一套房好多了,有的老公房也存在户口矛盾,比如房子的户口有其他亲戚挂着,买卖可能遇到麻烦。
况且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的父母,长辈身体不好,确实看病,配药,卖菜的话,老人更适合留在市区。子女也可能身体不好,或者收入差,性格差,所以子女和父母一起蜗居老公房并且他处无房的310家庭基本上被固化为上海人里的最底层之一了。希望越来越明显渺茫。尤其是今年以后。
海洋[zhan01] 69楼
先从当事人住房条件和过日子的角度讲,然后再考虑拆迁获得的附加值。
棚户区,要2000年以后至2015年左右拆迁的那还差不多,那时拆迁获利也多。
2000年以前拆迁的,分到的房子大多就是现在的老公房小区,虽然获利不多,但毕竟提前脱离了棚户区。
现在刚开始拆的,那些老人已经等了好几十年,有的人家老老小小都挤在一起,这才总算脱离苦海。要是现在还没轮到政策的,住在里面的居民还要继续苦苦等下去,另外有住房的当然也有,但只是相对少数人。
住在老公房小区的(指厨卫独用的户型),至少已经过上了二三十年厨卫独用,环境相对干净的好日子。如果更早年月搬入的,那早就脱离苦海了。
waa_223[waa_223] 17楼
已隐藏 2 层叠楼[点击展开]
必然.[hzcfsl01] 73楼
我认识个上海人,87年男的,未婚。有时候还有点来往。他长的还算合格,但是人特别特别瘦,因为他自己有慢性疾病缠身。我和他小学就是朋友,一直到现在,我妈妈在这个老公房小区有套房子,我和我爸妈早就在外面买房了,而且我家其他有房子动迁过。现在回头想想,他中学的时候心理就有明显的问题了,离群孤独,容易被欺凌,非常孤僻,不愿意社交,自然而然这种人也不受老师待见,学习成绩一年一年下滑,最后他也只有枉络大学的文凭。
他父母也都是连续几十年的病人,他本人2015年也开始生病,他自己住院和手术室都经历过了,也已经是个药罐子了,天天靠十几粒吃药维持疾病不继续恶化。都是麻烦的慢性疾病。
也就是说一家人都是长年无解的病患,蜗居在25平的一室户老公房,最近小区装电梯,那么很可能说明未来五年到十年更不可能动迁了。
他家里亲戚早就看不起他们,据说当着他们的面嘲笑他们自己倒霉加没本事。“谁要和戳眉头没出息的人来往啊,好跑开了。”真的,他自己说的,亲戚好几年前参加他爷爷葬礼的时候就决定断交,而且当面就这样耻笑他们家里。
他们也没人帮,老邻居搬走了,新来的是不怎么来往的外地人,小区素质也是一年比一年差。
这一家三口没有足够的钱买经适房,而且他说他爸爸本来脾气就很差,很固执,他父母小学文化,都是上海人,但做过知情,心底很怨恨,他父母每个礼拜都要吵架,冷战。无法调和,买个菜能吵架到把手机啊 遥控器砸烂掉,把儿子上班用的笔记本电脑摔坏好几次了,有时候,半夜里不睡觉就在床上吵架,而且每个礼拜都要发生几次。
年年如此,就这样几十年没停过。他自己已经精神不好了,他说他经常做噩梦,有幻想症,记忆力衰退,越来越懒癌,经常自言自语。几次想自杀。最近工作也没了,整个人就像行尸走肉。。。。。
家里就靠父亲退休金勉强维持。母亲没上过几年班,工龄很低,收入差,父亲么一个月也就4000多,但是三个人每个月看病配药,每过2年左右就有人要去大医院住院,日常各种开销,参考每年水涨船高的物价和生活成本。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这种悲剧的家庭在上海人里还是有一定数量的,但不会多报道的,懂的人都懂的。就像隐形群体一样。
说实在的,这种家庭的话,改革开放十几年以后,其实早就彻底没希望了,属于被时代抛弃和牺牲的人群,家庭。
已隐藏 2 层叠楼[点击展开]
dingdingpa[dingdingpang] 72楼
老破小的来发句话,郊区外地有大房子情愿挤市区老破小,小孩读书,大人上班都舒服,老婆郊区嫁过来以后上班也轻松很多。自己上班几十年了换了几份工作从来没坐过车,都是单车20分钟内。家里开空调一个月电费不超200,连厨房卫生间一起加热。老破小各种成本都少物业费一年就300多。环境么自己花点心思搞搞也很漂亮,简单来说就是小日子过过瑟瑟奕奕。说实话要是给我换郊区大平层我还要考虑考虑
为什么不可以是市区大平层?
获网友奖分61点
已隐藏 3 层叠楼[点击展开]
必然.[hzcfsl01] 楼主
不开玩笑,也不夸张。实事求是,棚户区最起码动迁的可能性要比成套的比如说一室户老公房大一些。特别是最近两三年,这个情况非常明显的,趋势也很明显,我听说以后老公房拆迁的可能性明显降低。
这是残酷无情的现实。对很多至今 一家人 还是蜗居在一室户等老破小 老公房的家庭来讲,特别残酷无情。
尤其是对于到现在他处无房,又不符合或者买不起经适房的那些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套一室户老公房的上海家庭而言。不夸张的讲,以后基本上没什么盼头了。
而且大多数老公房配置差,面积偏小,房型糟糕,还有比如卫生间什么的比较糟糕,就算全面装修也很可能留下问题。棚户区虽然最尴尬苦逼,但最近几年的情况和趋势来看,老公房动迁的可能性越来越不如棚户区。。。。
在这里我当然知道老公房的居住环境要比棚户区好一些,这个是肯定的。所以这一条就不展开说了。
其他的什么个人情况暂且不提,本帖主题就是老破小的老公房。
又老又小而且差劲的老公房多数也卖不了高的价钱,大概250万左右差不多了。
要么只能做出很大牺牲去远郊长期生活,但上海很多这种家庭里的老人死活不肯答应置换到远郊的,他们还是非常固执的老思想,认为内环一张床要比远郊一套房好多了,有的老公房也存在户口矛盾,比如房子的户口有其他亲戚挂着,买卖可能遇到麻烦。
况且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的父母,长辈身体不好,确实看病,配药,卖菜的话,老人更适合留在市区。子女也可能身体不好,或者收入差,性格差,所以子女和父母一起蜗居老公房并且他处无房的310家庭基本上被固化为上海人里的最底层之一了。希望越来越明显渺茫。尤其是今年以后。
回复主题 返回kds宽带山 | |
---|---|
主题: | 有句刚句,现如今,上海老公房真的很悲剧,几乎没希望了!!!! |